【筆記】從溝通開始,用不切實際的想像打破實際的問題吧!──對華文作者及出版社的近日觀察



某天夜裡,台灣知名BBS站輕小說版出現了一篇題為〈得到出版社大賞後的一些心得〉的文章。這篇文章的標題如此平淡,內文卻如此之長,記述文章作者自從四年前得獎後、心愛的作品版權被買斷、續集卻音訊全無的血淚歷程。由於作品本身是口碑不錯、續集看好的華文輕小說大賞得獎作,再加上內文爆出責任編輯對作品置之不理的驚人內幕,使這篇文章在每日充斥大量討論的幾個相關社群中引爆話題。

作家有想法,其他編輯也同樣對此有想法。全力出版社、《挑戰者月刊》主編在自己的臉書上簡短評論了這件事。她表示這就是台灣出版社的現實。得獎在這個現實中並不能代表什麼。比起抱怨編輯的責任,建議作家提早發現編輯的問題,努力用其他方式使自己的作品能被看到。

曾經是作家、夢想成為作家、旁觀的讀者、現役的編輯……人們不斷響應,分享自己的經驗與見解。這似乎不再是單一個作家被單一個出版社惡劣對待的問題了。人們既討論買斷版權的法律問題,也討論其他華文輕小說出版社的做法。討論範圍更擴展到現代作家應如何求取生存、台灣的小說出版社究竟在尋覓何種作品等議題──足以見得無論出版業是否衰退,人們對出版業以及台灣小說界仍舊投以相當程度的關注。

人們至今依然相信,編輯具有揀選優秀作品的眼光,出版社就是出版品的把關者,使凡人躍升作家之列的標準尺 。


華文作品與世界的距離

近年華文小說界發生了兩件大事:華文小說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、華文小說家劉慈欣的作品《三體》獲得雨果獎。除此以外,台灣《高捷少女》 也在日本獲得好成績。這些案例證實了華文文學不是缺乏實力,僅僅是難以被全世界看見。台灣出版社急,台灣的作家們更急。台灣說好要國際化,作家都想站上名為世界的舞台。

基於對出版專業的信任,作家們寧願獲得落空的銘謝回顧,也要一再將作品送入出版社。作家們沒有那麼害怕失敗,只希望可以有人看看自己的作品,確認自己的實力,將真正的好作品送到讀者眼前。作品再不濟,好歹都會有「不濟」一個回饋。在讀者、作家的想像中,出版社如同早年那樣帶有一點象徵的。因為,讀者希望讀到好作品,作家自然更希望寫出讀者眼中的好作品。

可這單純的理想談何容易。越談越不容易。

從排版、文案、美術到印刷,為了出一本甚至更多本書,編輯們每天有這麼多業務要處理,沒有那麼多時間仔細過濾作家群雪花般的每份稿件。更何況在這資訊更新速迅的時代,國外出了什麼大作,台灣人很快就會知道。改編電影、改編連續劇、改編漫畫,外國暢銷作買氣強強滾,早已累積粉絲基數的強勢網路作家更俯拾皆是,逼得其餘作家必須反過來接觸讀者,方能出版作品。

面對來自全世界的競爭者,現成可見的風潮口碑,出版社究竟剩下多少理由去提攜自己的作家,維持名為本土特色的市場。不知不覺間,出版社失去了引領市場口味,提煉優質內容的能力。站在書牆之前,讀者買單的不再是「出版」這項事實,是街頭相傳的口碑。出版品不得不從潮流創造者轉變為潮流的追隨者,否則書賣不出去。

作家們理應明白出版作品絕非肆意下注的遊戲,是和擁有口碑與潮流的巨人進行鬥爭,沒有足夠強健的體魄萬萬打不贏。瞧,出版業的現實狀況多麼險峻,出版社與編輯不僅沒有義務配合所有創作欲強烈的作家,真有千千萬萬個不得已。

讀者、作家對於出版社的嗅覺想像若是「應然」,出版社迎合市場的實際行動必是「實然」了。

但是等等,台灣的閱讀群眾越來越少,這些作為沒能挽回出版業的盛況不也是個「實然」嗎?這樣的「實然」應該是迫切改變的,怎能因為就是有這些鳥事,乖乖吞下這些鳥事呢?

倘若甘願深陷於此,在逐漸緊縮的市場中追尋最小的最大值,別說台灣小說勢必更加難以翻身,台灣出版業或許還有可能將自己悶死在小島上。試想若人氣網路小說家已有能力累積養活自己的粉絲量,他們會需要出版社的經銷仲介嗎?網路社群當道,電子書崛起,出版社會否有可能被當初尋求出版的作家們,投下拒絕票?

正視「實然」固然必要,追求「應然」卻是合理。


用不切實際的想像突破現況

今天作家們的處境是個問題,出版業的衰退是個問題,台灣缺乏作品名揚國際是個問題,作家與出版社之間的合作更是問題——改變作法解決這麼多問題,促進多方互利互惠,即便難以全面達成也是積極可行的態度。

僅因現況,已然不再美好。

作家和出版得好好擁抱彼此。深情地,從頭到尾。

作家有創作力,出版社有行銷專業。兩者無非不想追求極致暢銷的內容,將珍視的作品送到讀者手上,培養忠實的閱讀族群。「極致暢銷的內容」,這共同的目標正是彼此共同的溝通語言。溝通,則無疑是使作品內容昇華的秘訣之一。

相對於翻譯文學,本土的作品完全能夠透過彼此溝通進行改善,串聯相關產業合力打造。大賞得獎作品、強勢網路作家的人氣縱然是暢銷特徵,不一定就是可能性的全部。好作品經常是那些單行本內容與網路連載不同的作品。這悉心打造的台灣獨有內容,將會是拓展閱讀市場至國外的最好籌碼。

或許台灣缺乏美國那般深入作家生活,從中協調的版權經紀人。

或許出版社未來販售的不是書籍,是為作家精煉內容的貼身服務。

很多的或許。只要不打算遷就於當下的處境,我們確實可以有無限個對於未來的想像。這些想像聽起來不切實際,取決於它們的作用正是打破實際。無論哪個,少不了作家與出版社的緊密聯繫。


※本文投稿並首刊於 Readmoo 閱讀最前線
【讀者舉手】從溝通開始,用不切實際的想像打破實際的問題吧!──對華文作者及出版社的近日觀察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