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筆記】「原音」與「配音」,聲音永遠都是一個


可以說是回應批踢踢某篇文章,也可以說不是。

原 PO 討厭的也不是配音,是純粹超討厭中配而已。推文有很多人護航,所以我並沒有特別想對支持中配與否進行補充。唯一能講的就是日文音軌並不便宜。花小錢又可以增加節目受眾,中配是首選。

這篇文主要是澄清一些關於「原音」、「配音」的觀念。
就算是喜歡中文配音的人,恐怕也不見得會知道。

一般人普遍都會有一個『要嘛是「原音」要嘛是「配音」』,兩者水火不容、非黑即白的觀念。也就會產生這種「想聽原音版當然就是不要聽配音版」的衝突。

許多人不知道,「原音」和「配音」並不是相反的兩件事。在很多時候,它們相互重疊。

沒錯,「原音」有可能都是「配音」出來的。


包括原 PO 在內的很多人都搞錯了配音的使命。
「配音」的主要功能並不在於遮蔽「原音」。它其實是使「原音」重現的手段。

在台灣,吹替——讓中文取代其他語言的工作比較多,因此這個重點一向會被忽略。

但是光看日本或者美國的動畫片,那種替原本沒有實體的角色配上聲音,怎麼配都是屬於角色一部分的行為,應該就可以很清楚界定「配音的使命在於使原音重現」了。因為角色本來就沒有自己的聲音,配出來適合的就是首選。

台灣人只要先聽中配就不太想聽日配,多半也是因為這個原因。對動畫片來說,較無「原本一定要怎樣」的問題。當你聽到心目中最適合的聲音,那個聲音其實就已經是所謂的「原音」了。我相信台灣人喜歡于正昌老師的孫悟空,應該是更甚於野澤奶奶的孫悟空…

佟紹宗老師曾經這麼回答過「外語動畫原本是講外語的,要怎麼處理」的問題:「也沒有外語怎麼處理的。你就是應該要讓他好像原本就是只有講中文。」

所以說「配音」作業的頂點,無非就是「成為原音」

甚至當觀眾理所當然地認為,電影中、戲劇中,屬於外國演員的外語聲音就是真正原汁原味的「原音」,所以身為觀眾就是應該聽這種「原音」的時候——「配音」成為原音的強大更是在這裡一目瞭然。

「原音」中是否使用了「配音」這件事,你真的永遠不知情,注定被蒙在鼓裡。


「怎麼可能?又不是動畫角色,電影配音和原音會聽不出來嗎?」


就是想要讓你聽不出來才叫「配音」啊。

事實是,目前在電視上、在電影院所看到的戲劇、電影,其中許許多多講原本語言,或者重現演員聲音的「原音」,有部份並不是同步錄製演員當時的對話聲音,而是靠演員本身或者聲音相當接近演員的人,去進行後製配音所完成的。

影片拍好之後,對著嘴型進行配音,然後由錄音師、混音師、音響監督微調到唯妙唯肖為止。在這種高精度的影視作品中,「重現原音」是他們之所以啟用後製配音的絕對目標。完成之後,讓你聽不出來、把聲音當作自然,就是這種配音作業的用途。

曾經風靡兩岸三地的連續劇『後宮甄嬛傳』,就是配音作品。而且不是使用演員本人。

各位可以試著 Google 「甄嬛 配音員」試試看。通常沒有人會這樣做,也鮮少人會去懷疑,因為原本就是講中文,對上嘴也不見得有違和感。只覺得劇組的錄音技巧真好,都沒有台灣偶像劇的風切聲之類。

由真人詮釋也要採用後製配音的原因千變萬化。環境不適合錄音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。現代的錄音技術即使再發達,也很難完完全全避免劇烈環境所產生的、修都修不掉的不必要聲音。此外也有可能是基於當時器材發生的突發狀況,後製期間才發現問題。

早期的電影無法有效錄製聲音不說。即使到了現代,電影後製也總會用上配音。當然不全是完全使用,但那個差別微乎其微。

另外一個不太相關但是作法很類似的例子。那就是 Live 演唱會的 BD/DVD。

在這類 BD/DVD 中,幾乎不可能重現演唱會當時的聲音。因為那個真的很難錄得多好聽。因此大部分的 BD/DVD 都會經過相當程度的「修飾」。把唱壞的聲音、器材出問題的聲音通通掩飾掉。有參加過演唱會同時也買過 BD/DVD 的人應該會很清楚吧。


就過程的邏輯來說,要說「配音」不是「原音」,尚有道理。
但要堅持「原音」絕對不是「配音」,比「配音」更加自然、真實,就不切實際了。

還是承認吧…你鮮少聽過真真正正的「原音」。


如果連「原音」都是假的,就像 ACG 歌曲中很少人會使用真正的樂器而非合成器,除了堅持要聽外語以外,堅持「原音」比較自然純粹似乎沒什麼意思?那之後要怎麼辦呢?

個人覺得,其實一個人一雙耳朵,看一次電視只能聽到一種聲音。如同 ACG 、電子音樂不使用真正的樂曲還是能混出不錯的音樂一樣,實際親耳去欣賞然後確認自己比較喜歡哪種聲音就好了。

覺得最合適最舒服的那個,就是屬於那個人的「原音」了。



留言